哈囉!田樂。又來拜訪你了!不過這次是田樂二號--小公園店!

庭園中的雞蛋花樹讓我們在遠遠的地方一眼就瞧見。

開心的是拜訪的試營運的第二天,小小的不開心是,手作漢堡尚未開賣!
但是給了第三次造訪的好藉口


田樂官網(按此連接

201313
初試賣_開始
 
9:00-17:30
(最後點餐16:30
周二定休

台中市西區大忠南街82巷36號
04 23728672
 
試賣販售_
全日鬆餅 (每日供應)
天然酵母麵包自由早餐 (每日供應)---11:30點前供應
日常朝食吐司 (平日限定)

交通資訊_
忠明南路-忠明南五權西路口站:
52、79,往五權三街方向,步行約5-10分

忠明南路-土庫停車場站:
1658、52、79,往五權西路方向,步行約5-10分

五權西路-五權忠明南路口站:
56、75,沿五權西路,步行約10-15分
 (小公園店位於住宅靜巷,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大同小異的田樂店,承襲了一店,一樣是老屋改造!但是有別店,二店可以環觀外

洗石子面外牆搭配老窗,依舊保留這棟老房子的大部份建築。

    

一樓前的毛玻璃木造窗櫺。就是要搭配幾盆綠意。才可以顯得如此朝氣





沒錯!小公園店的入口設計在二樓!




一旁還有植栽小花園所需的工具們,只是怎麼也一起溶入鵝黃色的牆?((笑



爬上樓梯,才能見到田樂。的真正面目



田樂的理念
『循,時;旬,食

順應季節、時令,
獲得大自然給予的珍食,
是一種慢食的態度。 』




二樓的入口轉角。以及屋頂上的一磚一瓦!『哇!』老屋的氣息好濃厚。好得我心((




一樣有手寫的告示牌,以及不變的堅不接受外拍.......還有不可以打擾客人以及工作人員喲!



白色的坡璃拉門,展開一連串田樂的冒險




入門的吧台~這個算是飲料吧台,要的熱食還是由樓下的廚房共出!特別的是,還留了一層樓梯.讓員工出入





吧台上的天花板設計。有著一排得天窗!想必也是保留原來老房的設計!
這樣的陽光灑落。舒服!但也必須承受酷熱般的





木造房帶著老舊氣味,但是隨意擺放的珐瑯鍋。更有著衝突美感。







在飲料吧台旁的日文雜誌書!雖然不懂日本,不過大大的”自休自足“四字。倒是顯而易見
我想。這就是田樂一直承襲的理念。不論是102巷還是小公園店







二樓用餐區有著一塊大大的黑板



寫著田樂。引以自傲的料理們!可惜的是當日到店已經超過11點半!已經過了每日朝食時間。
然後,營運期間,不供應手作漢堡((哭哭



二樓用餐區。當日人潮約八成!還好,還有我們的位子







這牆上的置物架,好特別!像是窗戶般掛在牆上。
擺上杯子,書,相框也是不同一般的櫃子設計好棒喔








紗窗外的小綠意。生氣洋溢著




二樓最美的座位,可惜有客人佔據著((噗!




照片寫著田樂小公園的草創時期。




一樓的用餐區。三三兩兩的客人佔據了桌椅,實在不好拍!因為不可以打擾客人((謹遵田樂警示

 


最愛這一大片窗戶了!邊吃飯邊享受陽光!很棒的((眨眼





窗邊的多肉盆栽。多肉真的是一個很好種的植栽!





店內採自助用餐。所有的餐具以及調味醬還有水,都是要自己自助。
不過因為才剛營運
,人手不足,有沒有很周到的地方,例如水杯沒辦法立即端出,空位沒有辦法立即清潔!
甚至有一樓的客人,還特地把水壺,端上二樓給工作人員補水。

不過,工作人員依舊笑咪咪!客人也笑咪咪。

畢竟才營運的第二天嘛!!OK的。









田樂。有對料理的堅持!尤其食材,都是採用當地的自足食材。




在陽光中吃的料理!好舒服




我點的田樂鬆餅。循時有機菜搭配老店豆腐以及履歷認證雞蛋,還有別忘了這料理的主食。
印著“田樂”的鬆餅。



這太陽蛋引發我的食慾。






淋上胡麻醬的蔬食。好鮮!。令我讚賞的是兩塊豆腐,一吃進口中,
明是本應軟嫩但卻又帶點脆感
((噗!不是真的指”脆“啦,只是他們家的豆腐不像一般豆腐軟嫩而是帶點紮實))

硬要說美中不足就是,這鬆餅的口感,有點太乾!但是旁邊的配料搭配非常搶眼



另一個點的是甜口味的:紅豆抹茶冰淇淋鬆餅。




這鬆餅的口感,就不太一樣囉!本身就有甜味又有雞蛋香氣,紅豆泥~不甜不膩!



搭配的飲品都是選擇南投的紅茶




當日的時段除了鬆餅外,還可以選擇小食。
一定要點雞唐揚。還好,有點!好吃








不用在用文字多說!不虧是店內自豪的料理之一



麵衣酥香,雞肉依然多汁




寫完這篇還是想著田樂用餐,料理的用心以及呈現出來的淡淡風味!估摸著下次造訪的時間,下次就是一定品嘗到手作漢堡啦



只好望著菜單流口水啦


((使用相機:Nikon5100))

延伸閱讀:田樂一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ggie2003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